君子文化五个遵循?

admin

文章最后更新时间:2024-12-22 22:09:45,由管理员负责审核发布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!

一、以道事君,不可则止。

君子的行事原则,是去行道,是为了救天下苍生,为更多人担当,不是“修得屠龙术,货与帝王家”,去换取自己的富贵。

这里的“君”,可以是上级、客户、合作伙伴,君子以道事君,“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”,你用我,我就行道于天下,不用我,马上止住,我一身本事卷而藏之,转身就走。

二、尽己之心,大道直行

孟子讲:“尽其性也;知其性,则知天矣。”

这里的“尽”,是完全、充满。尽心,就是一切答案都在自己心里找。只要尽心,就能找到良知良能,找到自己的天性、本性,而找到自己的本性,就可以知天命了。

真诚直抵人心。我常常讲,“把心都掏出来了”、“心里始终装有别人”,就是尽心的至高境界。

三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

君子之所以能“坦荡自在”,并一以贯之,是因为:

1、循理而行。君子总是站在规律上说话,做的都是理所当然之事,就没有什么好揪心的;

2、安己份,守己责。君子总是按照定位来要求自己、修正自己,实至名归,父亲像父亲,母亲像母亲,子女像子女,校长像校长,教师像教师,能守得住,就没有什么好揪心的了;

3、 务求当下。西方战略学家有言:“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做什么,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什么才有未来。”我们操心明天怎么办太多了,今天的事儿却没好好干,不必老想做不寻常的事,要知道,不寻常的事,是在寻常的事上,付出不寻常的努力得到的。君子只关注手头上的事,所以没有什么可揪心的了;

4、无我。志向和使命感是坦荡安心的根本。只有那种敬畏天命的人才能算得上君子。而君子敬畏天命,一心在天命上,就不去纠结自己了,就放下自我了,就没有私欲了,不攀比了。把“无我”证悟到,知行合一,就没有什么可揪心的了;

5、反求诸己。君子在行有不得时,总是反求诸己,不怨天,不尤人,在自己身上找原因,吾性自足,不假外求,还有什么好揪心的呢?

四、必有事焉,勿忘勿助。

王阳明讲,“必有事焉,勿忘勿助”,这句话,可谓震烁古今。

时时刻刻都不要忘了自己是做什么的,每时、每刻、每事,都只管按既定的方针、原则去做,日日不断,水滴石穿,不去管什么时候有效果,集义而生,勿预期其效,“勿助”,就是坚决不做拔苗 助长的事情。

这是达道,是铁律,是本末先后之根本顺序,不可违逆,一旦离了这个道,可能很快会翻车。

五、执两用中,中道而行。

早在《尚书》中就有“允执厥中”一说,此说被视为上古圣王的传心之法。

“允执厥中”,虽是四字,其实是一,即一个“中”字。那么如何“执中”呢?这便成为中国文化的不传之秘。

孔子讲,“叩其两端而竭焉”,直到子思在《中庸》里,点出了端倪:“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,其斯以为舜也!”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,简言之,就是“执两用中”。

比如,临事时,把一件事的最坏的一端认识清楚,并接受它,然后把最好的一端也认识清楚,从最坏的一端出发,往好的一端去努力,结果是什么,你都能接受、心生喜悦,因为,一定比最坏的要好许多。

本站在转载文章时均注明来源出处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未用于商业用途。如因本站的文章、图片等在内容、版权或其它方面存在问题或异议,请与本站联系,本站将作妥善处理。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技巧网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评论列表 (有 条评论,人围观)
技巧网

技巧网JiQiao123.Cn

一站式技巧大全,为您的生活节省时间提升效率加点快乐!

337998 技巧数
24 使用数
852199996 学艺数

控制面板

您好,欢迎到访网站!

最近更新

热门浏览

技巧列表

取消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支付宝二维码